您现在的位置: 股票知识网 > 怎样炒股 > 文章正文

破解瞒天过海

更新时间:2007-3-9 11:29:12 文章来源:股票知识网
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
  【兵法探源】
  相传唐太宗率兵30万,离开长安远征辽东。大军到达海边,太宗举目远眺,沧海茫茫,一望无边,不禁面露畏色。大将薛仁贵见状,心生一计:他请太宗进入海边的一座彩色营帐,命文武百官饮酒作乐。一时笙歌四起,美酒飘香。此情此景使太宗忘记了忧愁,沉浸在欢婪N小U诰坪ㄖ剩诤鑫耪释庥胁ㄌ涡谟恐泵铱誓幌蛲庹磐獠欧⑾肿约河�30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,而且马上就将抵达彼岸。此计是一種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,用来作战役伪装,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。
  【基金新说】
  最近常有基民们奔走相告:"某某基金现在净值只有1元钱啦,好便宜!"其实基金还是那只基金,管理人还是那个管理人,并没有發生任何改变,只不过基金公司通过拆分、大比例分红降低了基金单位净值,患有"恐高症"的投资者就大呼"便宜"、竞相购买,而基金公司坐收上百亿的增加规模。
  要破解此一招"瞒天过海"之计,其实不难。关键是投资人先要搞清楚一个問題:怎么算基金的投资回报,和净值有什么关系?
  如果您要计算基金回报的期间没有分红,那么总回报率就是该时期基金单位净值的增长率(不考虑费用)。例如,某只开放式基金上年末的单位净值为1元,本年末的单位净值为1.06元,则该基金在本年度的总回报率为6%,计算方法为(1.06-1)/1=6%。用您的投资总额乘上6%,就是您这段时间的回报了。
  如果期间分红了呢?分红后,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会下降。假设分红前单位净值1.06元,单位分红金额0.05元,则分红后单位净值降至1.01元。这时计算总回报就要先"复权":总回报=(Ne÷Nb)×(1+D1÷N1)×(1+D2÷N2)×……×(1+Dn÷Nn)-1(其中:Ne和Nb分别为期末和期初单位资产净值;D1、D2、Dn分别为第1次、第2次、第n次单位分红金额;N1、N2、Nn分别为第1次、第2次、第n次分红后单位净值。)
  以前文所举例子,如果该基金在本年度进行了两次分红,第一次分红前的单位净值为1.06元,每基金单位分红0.05元,分红后单位净值1.01元;第二次分红前的单位净值为1.08元,每基金单位分红0.06元,分红后单位净值1.02元。总回报率=(1.06÷1)×(1+0.05÷1.01)×(1+0.06÷1.02)-1=17.79%
  投资人买基金时,基金单位净值高低只会影响到您所得到的份额,而不会影响您未来的回报。比如,有基金A和基金B,A的净值1元,B的净值2元。您分别投资20000元在基金A和基金B上,这样就拥有了20000份基金A和10000份基金B。如果三个月后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都达到20%(期间没有分红),A的净值涨到1.20,B的净值涨到2.40。这时,您算算基金的市值是多少呢?
  A基金的市值:1.20×20000=24000元;B基金的市值:2.40×10000=24000元。两只基金带来的回报是一样的,和购买基金时的净值高低没有关系。
  所以,在选择基金时,把注意力集中在基金过往的总回报率而不是基金净值的高低上。您要是自己无法计算,这个指标在晨星排行榜里就可以找到。当然,还有一些关键词是要记住的:风险程度、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公司、投资风格、费用。

股票知识网编辑整理


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
相关文章
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赞助商广告
    相关文章
    ·炒股心法:这些不是买入的理由
    ·炒股短线绝招(完整版)
    ·短线“炒新”秘籍
    ·十人炒股九人亏的典型原因到底是什么?
    ·短线炒手的盘面技巧教程
    ·炒股的最高心法:不传之密
    ·主力炒作宝权手法全揭秘
    ·民间炒股高手的炒股绝招集锦
    ·炒股需要记住的几条
    ·散户投资时需要的炒股心得
    ·其实炒股很简单
    ·厚道做人 诡道炒股
    ·心态轻松=炒股成功
    ·删繁就简好炒股
    ·八字方针使你炒股成功在握
    ·用鲜血换来的10条炒股经验
    ·非常实用的炒股技巧
    ·炒股亦需对“股”下药
    ·短线炒手的盘面技巧!
    ·超脱物外:以“淡然的心态”看待炒股
    ·民间炒股高手的炒股绝招
    ·从未公开过的部分炒股秘籍
    ·短线炒作两重天和相反理论
    ·新股的炒作规律
    ·仔细读一读 胜炒10年股!
    ·巧用弹坑理论炒股
    ·炒股短线绝招
    ·短线炒股秘密技巧
    ·一个女操盘手的炒股绝招
    ·散户炒股七大“怪”
    关于本站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联系我们
    股票知识网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,风险自负。
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6-2008 gupiaozhishi.net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51La